一不做,二不休

更新时间:2024-01-18 09:12

一不做,二不休(拼音:yī bù zuò,èr bù xiū)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复句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见于唐代赵元一《奉天录》。

成语出处

“光晟临死而言曰:‘传语后人,第一莫作,第二莫休。’”(唐·赵元一《奉天录》卷四)

后人将“第一莫作,第二莫休”简化为成语“一不做,二不休”。

成语故事

公元755年,唐朝的节度使安禄山起兵叛乱。朝廷发兵平叛,在一次交战中,大将王思礼坐骑被箭射中倒毙,正在危急时,骑兵张光晟把马让给王思礼,结果使他脱险。

叛乱平定后,王思礼升了高官,不忘张光晟的救命之恩,和张结为兄弟,并一再向朝廷保举,从而使张的官越做越大。

后来,一支军队在京师长安哗变。唐德宗帝仓皇出逃奉天(今陕西省乾县),叛军推立太尉朱为帝。张光晟依附了朱泚,做了他手下的节度使。

朱泚自称大秦皇帝,领兵进逼奉天,张光晟当了他的副将。不料出师不利,围城一个多月未能攻克,而各处来援救德宗皇帝的军队纷纷赶来。在这种情况下,朱泚、张光晟只能退回长安。

次年,朱泚又改国号为汉,自称汉元天皇,封张光晟为宰相。这时,唐军将领李晟等已迫近长安。张光晟见朱泚大势已去,便暗中派人与唐军将领李晟取得联系,希望归降朝廷,李晟表示欢迎。

张光晟作为内应,劝朱赶快离开长安,并亲自护送他出城。待朱逃远后,张光晟再返回长安,率领残部向李晟投降,李晟答应奏告朝廷,减免他叛变投敌的罪行。

但是,后来德宗皇帝却颁下诏书,处死叛逆张光晟。李晟无法再为张光晟说情,只好执行。

临死时,张光晟悲哀地说:“把我的话传给后世的人:‘第一不要做,第二做了就不要罢休!’”既然起兵造反,就不要回头。像我这样立功投降,终于也难逃—死啊。”

成语寓意

此成语有两层意思,一是“不做”,二是“不休”。如果不打算做,不想开头,那就干脆不理不睬,置之不理,免得牵扯麻烦。但如果打算做,那就一定要坚持,在开头之前想清楚,一旦开始,就应该“不休”,不能半途而废。生活不可能一帆风顺的,如果遇到挫折、阻碍就毫不犹豫的放弃,那么之前的努力和决心就白费了。这不仅是个人克服困难的能力的问题,更是一种责任,一种人生态度。“一不做,二不休”体现了一种决心,坚持不下去再坚持一下就好。

成语运用

“一不做,二不休”指不做则已,要做就要做到底。常用来表示已下了最大的决心;在句中多作谓语,也作定语、分句。

元·石君宝《秋胡戏妻》:“我如今一不做,二不休,拼的打死你也。”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齐襄公一来舍不得文姜回去,二来惧鲁侯怀恨成仇,一不做,二不休,吩咐公子彭生待席散之后,送鲁侯回邸,要在车中结果鲁侯性命。”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若此番脱漏出去,如何饶得我过!一不做,二不休,若不斩草除根,恐有后患。”

清·李伯元《官场现形记》:“这种人不到黄河心不死。现在横竖我们总不落好,索性给他一个一不做,二不休,你看如何?”

现代·茅盾《子夜》:”到这地步,一不做二不休,我是打算拼一拼了。“

现代·周立波《山乡巨变》:“这堂客眨一眨眼睛,心里默神:‘一不做,二不休,索性添一点柴禾。’”

成语辨析

一不做,二不休—破釜沉舟

两者都有把事情干到底的意思,区别在于:“一不做,二不休”偏重于只要一件事情已经开始做了,那就索性做到底;“破釜沉舟”强调的是事情到了最后关头,只能拼死力争,不留后路。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