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风

更新时间:2023-05-16 08:35

东南风,风向的一种。即是从东南方向吹来的风,吹向西北方向。气象上把风吹来的方向确定为风的方向,因此,风来自东南方向叫做东南风。

基本概念

风向定义

气象上把风吹来的方向确定为风的方向。因此,风来自北方叫做北风,风来自南方叫做南风。气象台站预报风时,当风向在某个方位左右摆动不能肯定时,则加以“偏”字,如偏北风。当风力很小时,则采用“风向不定”来说明。简单来说,东南风就是从东南方向吹来的风,吹向西北方向。

测量单位

风向的测量单位,用方位来表示。如陆地上,一般用16个方位表示,海上多用36个方位表示;在高空则用角度表示。用角度表示风向,是把圆周分成360度,北风(N)是0度(即360度),东风(E)是90度,南风(S)是180度,西风(W)是270度,其余的风向都可以由此计算出来。

根据观测发现,中国华北、长江流域、华南及沿海地区的冬季多刮偏北风(北风、东北风、西北风),夏季多刮偏南风(南风、东南风、西南风)。

各地风向

为了表示某个方向的风出现的频率,通常用风向频率这个量,它是指一年(月)内某方向风出现的次数和各方向风出现的总次数的百分比,即:

风向变化=某风向出现次数/风向的总观测次数×100%

由计算出来的风向频率,可以知道某一地区哪种风向比较多,哪种风向最少。

根据观测发现,中国华北、长江流域、华南及沿海地区的冬季多刮偏北风(北风、东北风、西北风),夏季多刮偏南风(南风、东南风、西南风)。

测量仪器

测定风向的仪器之一为风向标,它一般离地面10-12米高,如果附近有障碍物,其安置高度至少要高出障碍物6米以上,并且指北的短棒要正对北方。风向箭头指在哪个方向,就表示当时刮什么方向的风。测风器上还有一块长方形的风压板(重型的重800克,轻型的重200克),风压板旁边装一个弧形框子,框上有长短齿。风压板扬起所过长短齿的数目,表示风力大小。气象台站普遍采用得是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EIJ型电接风向风速计

形成原因

在夏天,西南部气温升高时,海水会从空气中吸收大量热而没有明显的温度变化,却大大阻碍了气温的升高,由于气温低空气密度大,就 形成了地面高压区。而西北气温升高时,沙石吸收少量的热温度就很快升高,所以气温高,密度小,热气上升,就形成了地面低压区。由于两地地面气压不同,空气就从东南流向西北,这就是东南风的成因。

沿海多原因

沿海地区夏季多东南风的原因

我国沿海大部分地区夏季多东南风,冬季多西北风,这种因季节而改变的盛行风向,叫做季风。随着这种盛行风向的转变,带来了明显不同的天气和气候,当冬季风盛行时,气流从西北方大陆上流过来,这时的空气是寒冷干燥,降水很少;当夏季风盛行时,气流从东南方海洋上流过来,这时的空气是温暖潮湿,降水增多。

季风现象在世界上最为明显的要算亚洲东部和南部,所以我国东南地区就成了强大的季风区。这里冬季和夏季的风向几乎是相反的,例如上海1月偏北风(包括西北风,北风和东北风)为62%,也就是观测100次风向,有62次是偏北风,7月偏南风为57%;广州1月偏北风为55%,7月偏南风为52%。由冬夏季风引起不同的天气和气候特点,最主要而明显的就是冬季干燥,夏季多雨。

为什么我国东南地区季风特别明显呢?这要从季风形成的原因谈起。我们知道,冬季和夏季海陆气温是不同的,冬季海洋比陆地暖,夏季海洋比陆地冷。温度不同了,气压也是不同的。冬季大陆上气温低些气压高些,海洋上气温高些气压低些;夏季相反,海洋上气温低些气压高些,大陆上气温高些气压低些。既然海陆之间发生气压差异,空气就要从气压高的地方向气压低的地方流动,于是形成了冬夏季海陆之间不同的风向,冬季由陆向海,夏季由海向陆。

海陆间温度相差越大,气压也会相差越大,季风就会越强大。世界各地有些地方季风现象并不显著,这是因为这些地方海陆间的温度差异和气压差异都不大,被原有的风掩盖了。亚洲东南部的季风之所以强大是与地理位置和海陆形势有关的。亚洲是和欧洲连起来的一块陆地,它与非洲也差不多是连接的。只隔了一个红海。这一块巨大陆地的东面和南面又是广大的海洋,海陆间所产生的温度和气压差异是很大的。冬季大陆上存在着强大的高气压,夏季又被强大的低气压控制着。这些高气压中心和低气压中心,都产生在海陆间温度差异最大的地方。亚洲东南部正是位于这些高低气压之间的地带,冬夏季风也就特别盛行了。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