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臣贼子

更新时间:2024-01-30 17:49

乱臣贼子,汉语成语,拼音:luàn chén zéi zǐ,意思是旧指不守君臣、父子之道的人。后泛指心怀异志的人。出自《孟子·藤文公下》。

释义

乱臣:叛乱之臣;贼子:忤逆之子。旧指不守君臣、父子之道的人。后泛指心怀异志的人。

出处

《孟子·藤文公下》:“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俱。”

例句

《汉书·王莽传下》:“遂令天下城邑为虚,丘陇发掘,害徧生民,辜及朽骨。自书传所载乱臣贼子无道之人,考其祸败,未有如 莽 之甚者也。”

《后汉书·董卓传》“汝等凶逆;逼迫天子;乱臣贼子未有如汝者。”

唐 韩愈《伯夷颂》:”微二子,乱臣贼子接迹于后世矣。”

宋 秦观 《任臣下》:“谏诤之臣,其功在于正纲纪、立风宪,通上下之情,使乱臣贼子顾惮而不敢发,如此而已。”

明 冯梦龙 《东周列国志》第六回:“二逆不诛,乱臣贼子,行将接踵于天下矣!老夫年耄,力不能制,负罪先公。”

清 爱新觉罗 多尔衮《致史可法书》: 有贼不讨,则故君不得书葬,新君不得书即位,所以防乱臣贼子,法至严也。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含贬义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鲁国政权被季孙氏、孟孙氏和叔孙氏三家控制,鲁定公成为一个傀儡,他听说孔子主张“君臣纲常”,召见孔子说他最恨季氏等乱臣贼子。孔子分析鲁国的内忧外患,建议他外联齐国,内部重振君威,制定了一系列措施。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