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和平解放

更新时间:2024-06-07 16:27

北平和平解放是中国解放战争平津战役的尾声。1949年1月15日,天津的国民党守军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歼灭,北平的国民党守军陷于绝境。16日,国民党华北“剿总”司令部副总司令邓宝珊代表总司令傅作义与解放军代表林彪、罗荣桓、聂荣臻会面商谈,双方于21日达成《关于和平解决北平问题的协议》。22日,北平傅作义所部25万守军按协议陆续撤出市区,接受解放军改编。31日,解放军和平入城,平津战役结束。至此,中国共产党控制了华北主要城市及大片地区。

历史背景

1948年秋,人民解放战争进入夺取全国胜利的决定性阶段。中共中央科学地分析了全国的形势,及时抓住有利时机,在人民解放军总兵力还没有超过国民党军的情况下,当机立断,毅然决定进行战略决战,实现从根本上打倒国民党反动政权的总任务。

1948年9月16日至24日的济南战役,揭开了战略决战的序幕。济南的解放,使华北、华东两大解放区完全连成一片。从9月12日开始,东北解放军发动辽沈战役。华北野战部队认真贯彻中共中央的战略部署,大部分主力开赴冀东、察绥等地破路攻城,积极配合东北战场作战,使北平傅作义集团难以抽调主力支援东北国民党军队。11月2日,辽沈战役胜利结束,东北全境获得解放,百万东北野战军成为一支强大的战略后备队,为解放平津和华北创造了有利条件。

12月中旬,东北野战军第三、五、六、十纵队及华北野战军第七纵队联合行动,以20万兵力实施对北平城的最后包围。东线、南线的军事包围几乎未遇有力抵抗。14日,十纵占领武清、廊坊,切断了平津路,冀东军区部队占领通县;16、17日,三纵先后抵达永乐店、马头镇、张各庄一线。而西线、北线的军事包围,经历了激烈的战斗。12日,五纵由平谷、蓟县出发,13日,经圆明园,14日攻占丰台及宛平城,25日,击溃国民党第92、94军五个师的进攻,进入北平西南郊;七纵队占领涿县、良乡;十一纵队于14日占领香山、黄庄,歼敌一部,17日占领门头沟、石景山,继而进驻万寿山、五塔寺,直逼西直门、德胜门。

至此,解放军全部完成对傅作义集团的战役分割与包围。敌军被围困于平、津、塘、新、张五个据点,其首尾不能相顾,南逃无路,西遁不成,为解放军逐次歼灭傅作义集团创造了有利条件。12月下旬,解放军开始对华北国民党军队歼灭作战。22日,华北野战军对新保安发动强攻,经过十个小时的战斗,全歼傅作义王牌第35军。23日拂晓,张家口守军主力向东北方向突围,次日被分割围歼。1949年1月15日,解放军经过29个小时激战,堡垒林立的天津被攻克,全歼守敌13万。新保安、张家口和天津战役的胜利结束,为和平解放北平创造了有利的时机。

历史过程

双方谈判

北平和平解放正式谈判,先后进行了三次:

和谈是按照中共中央军委和毛泽东确定的方针和原则,由林彪、罗荣桓、聂荣臻、刘亚楼与傅作义派出的代表进行的。双方正式接触和谈判共进行了三次,经过曲折和斗争终于达成了和平解放北平的协议。

第一次和谈是在12月中下旬。这时,东北野战军与华北军区的部队已攻占了南口、海淀、丰台、黄村等地,完成了对北平的包围。此前北平地下党学委在安排傅冬菊和通过刘厚同做傅作义工作的同时,又布置在《平明日报》任采访部主任的地下党员李炳泉,通过他的堂兄、华北“剿总”总部联络处处长李腾九去做傅作义的工作。北平被围后,傅作义仍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经傅冬菊、刘厚同等人劝说,才决定派其亲信、《平明日报》社社长崔载之为代表和共产党联系。17日,崔、李到达解放军平津前线司令部驻地附近。崔代表傅作义提出,要解放军停止一切攻击行动,两军后撤,通过谈判达到平、津、张、塘一线和平解决问题。他还提出,要解放军将被包围在新保安的傅系第35军放回北平城;傅作义通电全国,宣布北平实现和平解决;建立华北联合政府,傅的军队由联合政府指挥等等。但中共谈判的基本原则为“争取敌人放下武器”。中央军委认为,解放军已兵临城下,傅作义提出的条件缺乏诚意,所派代表崔先生“态度很好”,但非其亲信,“只是一种试探性的行动”。由于双方分歧很大,这次接触未获任何结果。

第二次和谈是1949年1月上旬。傅作义派周北峰为代表,并由燕京大学教授、中国民主同盟副主席张东荪陪同。7日,周、张抵达蓟县解放军平津前线司令部。8日,平津前线主要将领林彪、罗荣桓、聂荣臻、刘亚楼等同赴谈判桌。东北野战军政委罗荣桓表示,同意傅提出的建议,平、津、塘、绥一揽子谈,和谈的原则是“所有军队一律解放军化,所有地方一律解放军化”。经过两次谈判,根据中共提出的整编华北国民党军队的方案,双方草签了由东北野战军参谋长刘亚楼执笔的《会谈纪要》,并写明1月14日为傅方答复的最后期限。

此时傅作义仍首鼠两端,还想拖延时间,讨价还价。在谈判期间,又在北平城内修建了天坛、东单两处临时机场,南京来的飞机起落频繁。在这种情况下,中共中央军委决定解放军于1月14日对天津国民党发起总攻,同时准备攻打北平。

第三次和谈是1949年1月中旬进行的。1月14日,傅作义的全权代表邓宝珊偕同周北峰,抵达通县解放军平津前线总部,同林彪、聂荣臻、罗荣桓进行正式谈判。从第二次谈判后到这次谈判,在短短的几天时间内,战争形势发生了决定性的变化。1月15日,解放军攻克天津,守敌被全部围歼。至此,北平成了一座孤城,20多万守敌完全在解放军严密包围之中,傅作义已经没有什么讨价还价的筹码了。1月16日晚,解放军平津前线核心将领林彪、罗荣桓、聂荣臻等,会晤傅作义的谈判代表。林彪指出,解放军在战略全局上已取得明显优势,“死守北平是不可能的”,“为保障北平居民及城市不受损害”,中共中央“仍甚望和平解决,惟不可再拖时间”,限傅作义部队于21日开始出城改编。邓宝珊当即表示“完全可以照办”,请解放军一起入城。同日,平津前线司令部向邓宝珊面交了林彪、罗荣桓为敦促和平解放北平问题致傅作义的公函。

和平入城

1月19日,双方代表在北平城内根据在城外已达成协议的基本精神,逐条具体化,最后形成了一个正文18条、附件4条,共计22条的《关于北平和平解决问题的协议书》。协议书报经中共中央军委修改后,作为正式协议,于21日由东北野战军前线司令部代表苏静和傅作义的代表王克俊、崔载之以“华北总部”的名义在协议上签了字。21日,傅作义召集高级军事将领开会,宣布和平改编方案。22日,傅作义在《关于北平和平解放问题的协议书》上签字,并发表广播讲话。

自1月22日至31日,国民党军队的华北“剿总”总部,第4、第9兵团部及8个军部、24个步兵师、1个骑兵师,连同特种部队及非正规军,总计25万人,全部开到城外指定地点,听候改编。1月31日,东北野战军第4纵队进入北平接管防务,北平宣告和平解放。

为了庆祝北平和平解放的伟大胜利,欢庆北平回到人民怀抱,同时显示人民解放军的强大力量,平津前线司令部决定举行盛大入城式,并报中央军委批准。毛主席特别要求队伍一定要从东交民巷经过,旧中国这里是帝国主义的天地,中国的军警都不得进入。而今,北平解放,解放军将从这里昂首阔步通过,宣告那段耻辱的历史结束了!2月3日,解放军举行了盛大的入城仪式。上午10时,入城式开始。入城部队从永定门进入,沿着永定门大街、前门大街浩浩荡荡、威武庄严地进入市区。北平市民、学生、工人倾城而出,手执旗帜,高呼口号,热烈欢迎人民解放军入城。

历史意义

北平和平解放与和平接管的意义是巨大、深远的,为当时尚待解放的城市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例。当时把北平的和平解放称作“北平方式”。在“北平方式”8个月后,出现了“绥远方式”。原国民党绥远省政府主席董其武效仿傅作义将军的做法,力排艰难和障碍,通过双方谈判达成和平协议,终于1949年9月19日和平解放了绥远。之后,南方几个城市的解放也效仿了“北平方式”。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