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嘉锡优秀研究生奖

更新时间:2023-11-17 20:14

卢嘉锡优秀研究生奖,是为纪念科学家卢嘉锡院士设立的一个全国性奖项,每年评选一届。

设立背景

为弘扬中国结构化学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卢嘉锡先生献身祖国、献身科学的精神,促进中国科技与教育事业的发展,福建卢嘉锡科学教育基金会决定,设立“卢嘉锡优秀研究生奖”等奖项。

评选流程

宗旨

为促进祖国科技事业的发展,鼓励勤奋学习、勇于创新、立志献身科学事业的精神,促进优秀人才的成长,特设立卢嘉锡优秀研究生奖。

设奖范围

在全国各地高校和科研院所学习的博士研究生,每年约20名,每名奖金5000元人民币。

奖励条件

(1) 热爱祖国,立志献身科学,为祖国四化建设服务;

(2) 学风严谨,学习刻苦,成绩优秀,具有较好的科研能力,在国内外一流学术刊物上发表或被录用两篇论文以上;或取得较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应用研究成果;或有一项以上被批准的专利;

(3)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尊敬师长,具有团结协作精神。

评审程序

各单位推荐,填写“卢嘉锡优秀研究生奖申报表”,由基金会评审委员会进行评审。

历届得主

2022年:

1、李 燕 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院

2、刘 明 南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3、张阳阳 清华大学化学系

4、徐美苓 济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5、褚建文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

6、董雪华 四川大学化学学院

7、黄志鹏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8、林杉帆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9、房旭东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10、梁城瑜 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放射医学与防护学院

11、张馨元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12、肖义鈜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13、李少川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14、赵 亮 厦门大学医学院

15、杜明浩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16、潘鑫磊 空军工程大学研究生院

17、刘杨杰 福州大学材料学院

18、曾瑞金 福州大学化学学院

19、李美琪 北京大学工学院

20、周培迪 福建师范大学物理与能源学院

2021年:

1、杨红梅 济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2、文丹良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3、柴 华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4、王 丽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5、冯云超 厦门大学能源学院

6、向宇轩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7、任 恩 厦门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8、邹金海 厦门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

9、姜嘉昕 厦门大学航空航天学院

10、刘苏平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11、彭 玉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12、余小青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13、陈金东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14、曹昌盛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15、巫晓敏 福州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16、郑小海 福州大学石油化工学院

17、马佳鑫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18、任小敏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19、刘海涛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20、王胜男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21、徐红磊 南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2、周 卫 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

23、王 涛 国防科技大学前沿交叉学科学院

24、孙 康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2020年:

1、王瑞聪 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王 芝 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3、谢 鑫 中科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4、陈淑延 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5、鲁俊波 清华大学 化学系

6、乔 磊 南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7、王雪媛 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8、蔡平伟 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9、林夏辉 福州大学化学学院

10、胡 翔 福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1、周忠源 苏州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

12、赵志仝 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13、吕厚甫 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14、石浩东 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15、彭万里 厦门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16、左文华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17、李 丽 济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18、王洒洒 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19、林华建 福州大学化学学院

20、王亚清 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2019年:

1、 汤 妍 清华大学化学系

2、 张含悦 东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3、 罗正辉 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

4、张国强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5、 冯贵涛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6、 艾 心 吉林大学化学学院

7、 耿 阳 南京理工大学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

8、 魏 婷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9、 刘光辉 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

10、刘苏平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11、叶 烨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12、潘 安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13、吴振跃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14、陈 瑾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15、欧鸿辉 福州大学化学学院

16、郑笑笑 福州大学石油化工学院

17、陈若天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18、谢聪鑫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19、高文波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20、熊 鹏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21、周 伟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22、宋忠长 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

2018年:

1、刘锦程 清华大学化学系

2、汪 露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3、米日丁·穆太力普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

4、迟 洋 扬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5、王亚星 四川大学原子核科学技术研究所

6、杨 斌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7、鲁文静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8、阎程程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9、程志斌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10、孙 财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11、邹胜晗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12、彭 广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13、廖天军 厦门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14、李文松 厦门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

15、赵文高 厦门大学能源学院

16、周 波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17、翁 波 福州大学化学学院

18、陈光永 福州大学离散数学与理论计算机科学研究中心

19、陈叶鸿 福州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20、翁明岑 福建师范大学物理与能源学院

2017年:

1、刘晶晶 苏州大学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化学

2、陈徐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光学

3、蔡亮亮 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

4、张彦 济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工程与技术

5、叶闰平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物理化学

6、杨旭三 北京大学工学院生物医学工程

7、王新河 清华大学富士康纳米科技研究中心凝聚态物理

8、曹凌云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

9、赵志娟 厦门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凝聚态物理

10、童雷雷 厦门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基础数学

11、杨晓飞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化学工程

12、武海华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物理化学

13、王培坤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物理化学

14、蔡国瑞 中国科技大学化学系无机化学

15、赵旻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药物化学

16、胡发露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无机化学

17、许聪俏 清华大学化学系理论与计算化学

18、黄兴 福州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智能信息技术

19、宋晓荣 福州大学化学学院分析化学

20、王孟 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物理系有机化学

2016年:

1、张树辰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2、鲜于运雷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3、陈倩 苏州大学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

4、阿布力克木·吾布力达 吉林大学化学学院

5、闵雪 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6、陈龑骢 中山大学化学学院

7、李凯 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8、李婉璐 清华大学化学系

9、陈轩泽 北京大学工学院

10、刘朋昕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11、黎琼钰 厦门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12、吴振禹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系

13、郑将辉 厦门大学能源学院

14、郭坤 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15、庞建东 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16、马彪 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17、孙强 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8、张广录 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19、李曼曼 中科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20、刘彬文 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21、陈振康 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

22、唐海莲 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23、于跃 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24、袁治章 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25、钟剑锋 福州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26、张明文 福州大学化学学院

2015年:

1、 清华大学 石建金

2、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潘付兴

3、厦门大学萨本栋微米纳米科学技术研究院 蔡道平

4、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刘足云

5、复旦大学化学系 赵伟娜

6、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缪鹏

7、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林建飞

8、华南理工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 成军虎

9、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康洋

10、苏州大学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 袁建宇

11、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钱金杰

12、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徐亮金

13、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张远飞

14、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陈玉贞

15、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吴雪娇

16、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史全全

17、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王婵

18、清华大学化学系 黄薇

19、清华大学化学系 Faisal Saleem

20、厦门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王勇

21、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万贤楷

22、福州大学化学学院 张贵刚

23、福州大学化学学院 刘思奇

24、福州大学机械学院 姚海子

25、北京工业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 蒋选丰

2014年:

1、清华大学化学系分析化学专业邓锐杰

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系无机化学专业李会会

3、南开大学化学学院无机化学专业田丹

4、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专业吕仕超

5、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械工程专业王诗彬

6、清华大学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实验专业林晓阳

7、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自然地理学专业徐国保

8、吉林大学超分子结构与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物理化学专业彭其明

9、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研究中心人类生物学专业王传超

10、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罗中箴

11、苏州大学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化学生物学专业汪超

12、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植物学专业肖世基

13、中科院云南天文台天体物理专业邓林华

14、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物理化学专业班宇杰

15、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薛朝晖

16、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邢佑强

17、福州大学化学学院无机化学专业张楠

18、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黄平

19、清华大学化学系化学专业王阳刚

20、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有机化学专业朱从青

21、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细胞生物学黄力行

2013年:

1、 清华大学化学系 吴宇恩

2、 中国科技大学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 刘建伟

3、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何达海

4、 苏州大学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 杨凯

5、 福州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汤龙飞

6、 福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张金水

7、 福州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吴朝兴

8、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张华彬

9、 清华大学化学系 常春然

10、 中国科技大学化学系 樊逢佳

11、 厦门大学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 苏山河

12、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王焱良

13、 成都生物研究所 何达海

14、 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段春晖

15、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贺雷

16、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陈世礼

17、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于鹏

18、 厦门大学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 瞿祥猛

19、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陈俊生

20、 福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汤娟

21、 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谯雯

2012年:

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 高敏锐

2、 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 王显威、

3、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刘定斌

4、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叶常青

5、 北京大学 张晓升

6、 清华大学 马磊

7、 华南理工大学 段春晖

8、 吉林大学 李路

9、 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 申远灯

10、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夏兵

11、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王璞玉

12、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刘宇

13、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 李永利

14、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秦洪强

15、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朱成峰

16、西北师范大学 王圣杰

17、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王立军

18、厦门大学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 张后程

19、福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洪振生

20、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孙建科

2011年:

1、温雨耕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物理化学专业

2、苏静  清华大学化学系理论与计算化学专业

3、戴昉纳 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无机化学专业

4、徐振强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专业

5、青琳森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药物化学专业

6、金旭辉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物理化学专业

7、胜献雷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物理科学学院凝聚态物理专业

8、高微微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凝聚态物理专业

9、杨士建 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工程专业

10、龚少龙 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有机化学专业

11、刘尽尧 上海交通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

12、马秀芳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物理化学专业

13、黄逸凡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物理化学专业

14、侯旭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物理化学专业

15、梁海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系无机化学专业

16、毕群玉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光学工程专业

17、崔春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纳米化学专业

18、李文娟 福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材料化学专业

19、林生晃 西安理工大学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专业

20、董志文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自然地理学专业

21、梁捷 福州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

22、黄杰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自然地理学专业

2010年:

1、陶友田  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

2、张薇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3、陈鲁倬  清华大学物理系

4、李剑锋  厦门大学化学系

5、许令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物理系

6、刘燕  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7、柏浩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8、刘传熙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9、朱航天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0、高朋鑫  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

11、赵炯鹏  南开大学化学学院

12、徐耀阳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13、王颖  清华大学化学系

14、邢宏珠  吉林大学化学学院

15、王躲生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16、冯苗  福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7、陈秀芳  福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18、王建军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19、张伟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20、王焰金  厦门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21、李宗省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22、刘永升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2009年:

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邱慧斌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龚寿书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孙传福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朱海永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物理系  千 坤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杨新波

华侨大学材料与工程学院  唐群委

清华大学化学系  庄仲滨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陈业青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解晓伟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刘晓艳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纪 娜

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高 婧

福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刘元刚

福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卢春华

福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戴 宏

福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卢明华

福州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洪昭斌

福州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卢增艺

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张端午

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占艳艳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黄小青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刘 斌

厦门大学材料学院   姚荣迁

厦门大学海洋与环境学院  陈光程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