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德意志歌剧院

更新时间:2024-03-09 21:04

柏林德意志歌剧院创建于1912年,坐落于柏林俾斯麦大街,是世界最悠久、知名度最高的歌剧院之一,重建于1943年11月23日。歌剧院领导只邀请世界一流的指挥家和杰出的歌唱家登台。

剧院简介

德意志歌剧院便是德国歌剧的至高殿堂。成立于1912年12月7日,坐落于柏林俾斯麦大街,1943年11月23日毁于战火,重建于1943年11月23日。该歌剧院自开幕以外便被奉为人民的剧院,也与柏林市的历史肝胆相照。歌剧院领导只邀请世界一流的指挥家和杰出的歌唱家登台,这一传统地完好地保持到了今天。

发展历史

柏林德意志歌剧院创建于1912年,是世界最悠久、知名度最高的歌剧院之一,尤以对德语歌剧的权威阐释见长。德意志歌剧院原建筑于1943年11月23日毁于战火,1961年9月24日,由弗里茨·伯恩曼设计的德意志歌剧院新建筑揭幕,演出了莫扎特的《唐璜》,历任院长包括卡尔·艾伯特、埃贡·希费尔纳和著名导演戈茨·弗里德里希、乌多·齐默尔曼等,历任音乐总监包括著名指挥家费伦茨·弗里恰伊、洛林·马泽尔、科博斯和德·布尔格斯,1997/98演出季开始由克里斯蒂安·蒂勒曼任音乐总监兼音乐会艺术总监。自2004/05演出季起,基尔歌剧院前任院长琪尔斯婷·哈尔姆斯担任院长,成为德意志歌剧院历史上第一位女性院长。2005年10月,意大利指挥家雷纳托·帕卢姆博被任命为音乐总监,他指挥演出的第一部歌剧是阿尔贝托·弗兰切蒂斯的《日尔曼尼亚》,作为2006/07音乐季的盛大开幕式。

德意志歌剧院便是德国歌剧的至高殿堂。成立于1912年12月7日,坐落于柏林俾斯麦大街的的德意志歌剧院(Deutsches Opernhaus)虽然历史较短,但其办院宗旨却是与林登大街的原皇家歌剧院(现柏林国立歌剧院)大相径庭。以德国人的剧院为核心思想,该歌剧院自开幕以外便被奉为人民的剧院,也与柏林市的历史肝胆相照。歌剧院领导只邀请世界一流的指挥家和杰出的歌唱家登台,这一传统地完好地保持到了今天。

魏玛共和国

20世纪初叶到魏玛共和国,德国政治动荡经济萧条。德意志歌剧院更改数个东家后于1925年被柏林市政府收购,更名为市政歌剧院(St?dtische Oper)。歌剧院请来了作曲家古斯塔夫?马勒的学生,指挥家布鲁诺?瓦尔特担任音乐总监,前布莱斯劳剧院首脑Heinz Tietjen担任总经理。这一任命行之有效。其间剧院除了将不少19世纪鲜为人知的歌剧搬上舞台,对于当时新作品诸如恩斯特?克热内克(Ernst Krenek)的《容尼奏乐》(JONNY SPIEL AUF)、库特?威尔(Kurt Weill)的《主角》(DER PROTAGONIST)和《教皇被摄》(DER ZAR L?SST SICH PHOTOGRAPHIEREN)等的大力推广则奠定了其作为整个德国首屈一指的歌剧演出场所和团体的地位。

20年代末卡尔·艾伯特(Carl Ebert)上任总经理,将歌剧院带领到一个全新高度。艾伯特既为艺术管理者,本身也是显赫的歌剧导演。库特?威尔1932年3月的全球首演《誓言》(DIE BüRGSCHAFT)便是由他执导。此外同年秋天由弗里茨?布什(Fritz Busch)指挥的威尔第歌剧《假面舞会》也是当时柏林文化界的一大亮点。

纳粹上台之后

纳粹上台之后满腔抱负的艾伯特和弗里茨?布什来到了英国,开创了格林德波恩巡回歌剧节,这一为歌剧领域奠定新标准的做法至今依旧时鲜。1934年德意志歌剧院被第三帝国宣传部接管。1943年,同大多数德国文化场所一样,德意志歌剧院屡经盟军空袭轰炸已成一片废墟。1944年1月30日,歌剧院的办公地点也被炸毁。全面战争使音乐变为无声。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区战争结束后几个月,盟军和柏林市政府达成一致,同意在俾斯麦原址重建歌剧院。歌剧院方面借用西方剧场(Theater des Westens)上演音乐会,并将其作为临时驻扎地。上世纪50年代,在艰难的过渡场所,弗伦岑?弗里柴(Ferenc Fricsay)于1948-52年担任音乐总监,并邀请到了当时德国首屈一指的歌唱家诸如迪特里希?费舍尔-迪斯考(Dietrich Fischer-Dieskau)、伊丽莎白·格吕莫(Elisabeth Grümmer)、约瑟夫?格兰德尔(Josef Greindl )和恩斯特?海弗里格等(Ernst Haefliger)登台亮相。踌躇满志的老经理卡尔?艾伯特亦从1954-1961年重返歌剧院担任总经理职位,促成了歌剧院新大楼的落成和歌剧院的迁回旧址。

1961年9月24后

1961年9月24日,由弗里茨·波纳曼(Fritz Bornemann)设计的新歌剧院开幕,开幕演出为莫扎特《唐璜》 。在弗里柴的建议下,歌剧院更名为如今使用的柏林德意志歌剧院(Deutsche Oper Berlin)。波纳曼的设计继承了当时包豪斯主义的遗风,无论是外部建筑还是内部陈设都极为简洁明快,街面墙上甚至少有窗户。这些都是为了让音乐在歌剧院内占绝对统治地位的煞费苦心之作,而将建筑的“分心”可能降到最低,同时突出最大的功能性,尤其是声学效果。

冷战时期

随着冷战开始和柏林墙的立起,德意志歌剧院成了西柏林乃至整个联邦德国唯一的大型歌剧院。古斯塔夫·鲁道夫·塞尔纳(Gustav Rudolf Sellner)继任艾伯特出任总经理。同艾伯特一样,塞尔纳也是位卓有成就的歌剧导演,由他在过渡剧院导演的勋伯格《摩西与艾伦》(MOSES UND ARON )轰动一时。1965年他任命年轻的洛林?马泽尔(Lorin Maazel )为音乐总监。在马泽尔以及其后被誉为“奥地利总指挥”的卡尔·伯姆(Karl B?hm)和老牌指挥尤金·约夫姆(Eugen Jochum)的操持下,歌剧院艺术质量达到了黄金时期,那时出现在歌剧院舞台的大牌歌唱家包括贡杜拉?雅诺维茨(Gundula Janowitz)、何塞·凡丹姆(José van Dam)、里奥尼·雷萨尼克(Leonie Rysanek)、安亚·希尔雅(Anja Silja)和阿格尼斯·巴尔查(Agnes Baltsa)等。乐团开始广泛世界巡演,比如1968年赴墨西哥奥林匹克运动会以及之后的三次日本巡演。一大批著名指挥家和导演也纷至沓来,为歌剧院的艺术繁荣锦上添花,值得一提的是导演制歌剧(Regietheater)奠基人,作曲家理查?瓦格纳的孙子,也是著名歌剧导演维兰?瓦格纳(Wieland Wagner)便将他为拜罗伊特度身定制的若干瓦格纳歌剧带到德意志歌剧院演出,使德意志歌剧院成为瓦格纳歌剧的殿堂和歌剧导演最前沿理念的坐标。当著名大提琴家齐格弗里德·帕尔姆(Siegfried Palm)于1976年接替 Egon Seefehlner出任总经理时,歌剧院在西班牙指挥家洛佩兹·科博斯(Jesús López Cobos)和德国指挥家基德?阿尔布莱希特(Gerd Albrecht)的调教下开创了更为世界性的剧目,由此一大批法国各意大利歌剧明星也纷纷在歌剧院初试啼声,比如艾迪塔?格鲁贝洛娃在唐尼采蒂《拉美摩尔的露琪亚》中的职业生涯首演。此外齐格弗里德?耶路撒冷(Siegfried Jerusalem)和芭芭拉?亨德里克斯(Barbara Hendricks)也是在德意志歌剧院开始了自己的舞台生涯。

成就

1977年,伟大的德国导演瓦尔特·费森斯坦(Walter Felsenstein)的嫡传弟子戈茨?弗雷德里希(G?tz Friedrich)在歌剧院首次执导歌剧,随后成为歌剧院的掌门人。1972年他问鼎瓦格纳圣地拜罗伊特音乐节的便是自己制作的《唐豪瑟》。作为戏剧导演奇才,戈茨·弗雷德里希集艺术成就和行政管理于一身,决定性地为歌剧院开拓了广阔的国际舞台。他邀请了更具国际背景的指挥家加盟歌剧院,包括霍尔斯特·施泰因(Horst Stein)、朱塞佩?西诺波利(Giuseppe Sinopoli)、马赛罗·维奥蒂(Marcello Viotti)、克里斯托弗·普里克(Christoph Prick)和彼得·施耐德(Peter Schneider)等。值得一提的是由医学博士转行当指挥的意大利指挥家朱塞佩·西诺波利(Giuseppe Sinopoli)当时是歌剧院的常客,他的指挥严谨而考究,专业人士和爱乐者都对他倾心有加。更具传奇色彩的是,西诺波利正是2001年4月20日在德意志歌剧院指挥《阿依达》演出时晕倒在地,因心脏病发作不治身亡,演出中断。他也成为极少数在指挥台上殉职的指挥家。

其先锋导演

作为先锋导演的一面旗帜,戈茨?弗雷德里希充满做到了百花齐放。虽然他的歌剧制作始终占据了当时的主流思想,但他依旧不遗余力地邀请其他导演光顾指导,包括赫伯特·维尔尼克(Herbert Wernicke)、让·皮埃尔·波奈尔(Jean-Pierre Ponnelle)、君特·克雷默(Günter Kr?mer)和汉斯·纽恩菲尔斯(Hans Neuenfels)等。2000年12月弗雷德里希去世,他制作的瓦格纳理查·施特劳斯等人的歌剧依旧活跃在世界的歌剧舞台。

9月6日,国家艺术院团演出季为了更好的加强中外文化交流,特地增加了中外艺术院团交流的板块,国家话剧院特邀了德国柏林德意志剧院出演话剧《俄狄浦斯城》,还邀请柏林德意志剧院的首席戏剧构作和剧院副院长:索尼娅·安德斯和艺术运营总监:米夏埃尔·德·维维于在中国国家话剧院举办了“剧场运营和戏剧季”的运营专题讲座。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