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敬熙

更新时间:2023-08-16 21:05

汪敬熙(1898年7月7日—1968年6月20日),出生于山东历城,江苏吴县人,字缉斋,心理学家,生理学家,教育学家,中央研究院院士,生前是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人物生平

1898年7月7日,汪敬熙出生于山东历城。

191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经济系,后与傅斯年等成立新潮社。

1920年,赴美国留学。

1923年,获得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博士学位。

1924年,任河南中州大学心理学教授、教育学系系主任。

1927年,任教于中山大学。

1931年,任北京大学心理学系系主任。

1933年,任中央研究院心理学研究所所长。

1945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Detwiler教授实验室做访问教授。

1946年,代理中央研究院总干事。

1947年,任北京大学生物系主任。

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

1957年—1968年,任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1968年6月20日,在美国逝世,享年70岁。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汪敬熙的研究领域包括生理心理学、神经生物学等;另发现了瞳孔收缩和扩张的皮层代表区域;在研究雌白鼠活动中所采用的分析方法开创了哺乳动物行为研究的新方法。

1927年,汪敬熙在中山大学创立心理研究所;1931年,在北京大学心创建生理心理学实验室。

汪敬熙编著有《皮肤电反射和情绪测量》《出汗的神经管制》等专著。

人才培养

1927年,汪敬熙在中山大学创立心理学系。

汪敬熙在北京大学任教期间,讲授“普通生物学”等课程。

汪敬熙指导培养的学生有中国科学院院士、神经生理学家张香桐等。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人物评价

“汪敬熙毕生致力于生理心理学的研究,造诣精深,是研究皮肤电反射的先驱者之一。”(《中山大学校报》评)

“汪敬熙是中国生理心理学、神经生物学的奠基人之一。”(河南大学校友总会评)

“汪敬熙是国际科学界知名的科学家。”(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教授C.N.Woolsey评)

“汪敬熙是中国现代心理学先驱,是将电子仪器引入中国并用于脑功能研究的第一人。”(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评)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