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河

更新时间:2023-11-17 21:43

清水河,黄河支流。古代称西洛水、高平川水、蔚茹水,发源于六盘山东麓固原市原州区开城镇境内的黑刺沟脑,向北流经原州区、海原县、同心县、中宁县等县,在中宁的泉眼山西侧注入黄河,长320公里,流域面积14481平方公里,其中,宁夏境内流域面积13511平方公里,甘肃境内970平方公里。河源海拔2489米,入黄河口海拔1190米,相对高差1290米,平均比降1.49‰。

干流概况

清水河的源头,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区开城镇六盘山北部黑刺沟脑,自南向北,流经原州区南郊、城关、沈家河水库、头营、杨郞、三营、黑城、七营等乡镇,从原州区北端七营镇盘河村出境。原州区境内长135公里(一说80公里),境内流域面积4920平方公里(一说2057平方公里)。主河道在沈家河水库以上比较顺直,沈家河水库以下蛇曲蜿转。

原州区境内,较大支流有3条,分别为:冬至河、中河、苋麻河。清水河西侧支流洪水多、洪量大,主要来自冬至河、中河、苋麻河等支流。东部属黄土丘陵区,支流多而洪量小,主要有毛家沟、杨达子沟、大红沟、石景河等。清水河原州区段总的暴雨特点是上游大,下游小,上游即沈家河水库以上,地形平缓,地势低洼,河床高,有5条支沟汇聚,且上游多发暴雨,洪灾较重,城区段防洪标准低,水患严重。

清水河北出原州区境后,始为海原县与同心县的界河,再为同心县境内河,尾端进入中宁县,并在中宁县入黄河。

海原县境内125公里,始于三河镇杨家河村,至于高崖乡红谷村六队,流经三河、七营、李旺、高崖4个乡镇;其中70公里,为与同心县的界河,55公里在同心县境内;中宁县境内53公里,流经大战场镇花豹湾村、石喇叭村,清水河林场,轿子山林场,舟塔乡潘营村、长桥村。

清水河海原县过境段左岸单侧全长125公里,占干流长度的39%。始于三河镇红城村杨家河湾自然村,至于高崖乡红古行政村六队。右岸单侧长度55公里,始于三河镇红城村杨家河湾自然村,止于李旺镇韩府村韩府水文站。从李旺镇韩府水文站至高崖乡红古行政村六队,单侧全长70公里,河道中心线为海原、同心两县县界,左岸属海原县,右岸属同心县。河道流经三河、七营、李旺、高崖4个乡镇25个行政村104个自然村。

中宁县境内从长山头水库(大坝)至泉眼山属清水河下游,长52.89公里,主要涉及大战场镇、舟塔乡、宁安镇3个乡镇。清水河沿线平面形态及纵向变化较大,其中沈家河以上相对顺直,沈家河至中宁县石喇叭村陡槽段进口河道蛇曲盘行,以下河段较为顺直,两岸为灌区,河道窄深。

按其河道特性,清水河干流分为上、中、下游三个河段。分别为上游黑刺沟至沈家河水库河段、中游沈家河水库至长山头水库河段、下游长山头水库至泉眼山河段。

水文特征

清水河流域内干旱少雨,降水时空分布不均,水文特点是水少,沙多,水土流失严重,水质差,反映出干旱、半干旱河流特征。流域内地表水资源量少质差、区域分布不均,年际变化大且年内分配不均,70%以上径流集中在汛期,且多以洪水形式出现,开发利用难度大。严重的水土流失和水资源匮乏,是造成当地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区域经济落后、人民群众生活贫困的主要原因。

降水

清水河流域日照多、湿度小、风大,水面蒸发强烈,多年平均年水面蒸发量300毫米,干旱指数为3.8。水面蒸发量变化趋势与年降水量相反,降水量大的地区,水面蒸发小,并随高程增加而减小,总趋势自南向北递增。流域内水面蒸发的年际变化较小,一般不超过20%。

径流

清水河属典型的非季节性山区河流。根据水文站年实测资料,清水河流域多年平均实测径流量2.02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径流深14毫米,平均产水模数为1.4万立方米/平方公里。其中,泉眼山水文站实测多年平均径流量11497万立方米。多年平均年径流深自上游至下游为05~3毫米,径流量年际年内变化大,全河变差系数0.40。历年最大年径流5.40987年),最大最小倍比达6.1。汛期月平均径流量占全年的72.9%。多年平均各月最大径流量在月,占全年31.7%,最小为8.6。

泥沙

清水河为多泥沙河流,实测悬移质多年平均含沙量216公斤/米,流域平均输沙模数3160吨/公里,最小5.85吨/公里。从原州区城区以北到同心、海原县一带的中部地区,河流含沙量、输沙模数都大,是宁夏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原州区城区到同心县城的中部地区,为黄土沟壑泥沙严重流失区,土壤常年干旱,植被稀少,一次暴雨产生的水土流失相当严重,年平均含沙量00~380公斤/米,年输沙模数变化在2000~8000吨/公里,清水河同心县城以上流域为清水河主要产沙区,特别是清水河一级支流折死沟、双井子沟、苋麻河等地区为严重的侵蚀区,流域多年平均输沙量达3040吨,平均含沙量为255公斤/米(1964年),是宁夏有实测资料以来含沙量最大值。输沙模数在5000~9000吨·公里。清水河流域输沙量年内分配极不均匀,其中绝大部分集中在汛期四个月,7、8两月的输沙量占全年的80%以上,高含沙水流与汛期暴雨洪水有直接关系;非汛期含沙量很小,1月含沙量极小,基本上为清水。

水质

受到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影响,清水河表现出典型的干旱半干旱河流的特征。干支流大部分流经含盐量高的第三系红层或石膏地层,导致河水矿化度极高,并且呈现出愈到下游,河水愈苦涩的水况。既不能饮用,又难以灌溉的苦涩之河。

暴雨洪水

清水河暴雨洪水年年都发生,洪水多发生在6~9月,其中洪水发生在7~8月的次数可占90%以上,4、10月份也偶然出现较大洪水。洪水一般具有含沙量大、洪水历时长、峰高量大等特点,峰型一般为单峰,复式峰也时有出现。洪水过程一般持续长持续一周。洪水主要来自流域上中游地区,干、支流洪水遭遇时有发生。

主要支流

左岸支流有东至河、中河、苋麻河、西河、金鸡儿沟、长沙河6条;右岸有双井子沟、折死沟2条。

冬至河,发源于硝口沟上游中河乡大路沟,向北至头营镇马家洼处入清水河,属清水河一级支流,干流全长45.1公里,支流比较大的共有5条,分别为:大营河、中水河、曹河、沙河子、上店子河,流域面积500多平方公里,建有冬至河、上店子、海子峡、潘家庄、曹河、蒋口等中小型水库6座,已有2座中小型水库实施了除险加固改造,近年来,累计投资达3000多万元,对叠叠沟林场植被进行恢复,对上、中游进行坡改梯田、退耕还林(草)建设,极大减少了水土流失,但河岸两边村庄、集镇、农田多,遇超标准洪水时,过流不畅,出现岸坡坍塌等现象,蚕食耕地,威胁两岸群众。

中河,又称寺口子河,发源于西吉县偏城乡柳沟,海原县李俊乡境内,由西向东出寺口子沟从黑城邓家河汇入清水河,全长85公里,流域面积1190平方公里,原州区境内长22.5公里,流域面积130平方公里,2002年对寺口子水库进行除险加固,库容为10515万立方米,调蓄量大,但寺口子水库下游河堤破坏严重,乱开乱采现象普遍存在,部分河床、河堤已毁,治理投入小,只能依赖于寺口子水库调洪。

杨达子沟,位于头营镇,是清水河一级支流,发源于头营镇杨河村碱滩上游,东南走向,汇入二营水库入清水河,流域面积205平方公里,沟道长26.3公里,流域内植被稀少,属黄土丘陵区,水土流失严重。2007年3月开始对杨达沟水库进行除险加固,本次加高6.4米,最大坝高48.4米,共投资587.2万元,杨达子沟上下游危及村庄及耕地。

石景河,流域面积963平方公里,主沟发源于寨科乡中川村,沿途流经吕套、高台、南坪、石景、双井子沟在七营镇盘河村附近与清水河汇流,是清水河一级支流。1987年在上游高台村修建峁头沟水库,1992年冲跨,2005年在南坪村修建张槽水库,2007-2008年在寨科乡教场、小教等处修建了水保坝系,流域内植被稀少,属黄土丘陵区,水土流失严重。

苋麻河,位于海原县东南部,流域面积688.00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9.97%,主要支流有撒台沟和郑旗河交汇苋麻河水库后入黄河一级支流—清水河。该流域是全县水土资源条件相对较好,水资源开发利用较早的地区之一,也是海原县的粮油产区。早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先后建成了一批库井灌区,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对解决部分干旱山区群众温饱问题起了决定性作用。有郑旗、盖牌、吴湾、碱沟、南川、苋麻河共6座水库。

折死沟,属清水河右岸一级支流,发源于甘肃省环县毛井乡刘家庙村,流入同心县马高庄乡境内,在阴洼村与田老庄乡的黑风沟汇合后,流经预旺镇、张家塬乡和王团镇,最后在王团镇冯川里村汇入清水河。河流全长102.10平方公里,流域总面积1860平方公里,其中:在同心县境内流域面积是1417平方公里。

金鸡儿沟,流经宁夏中卫沙坡头区,甘肃靖远县,宁夏中宁县、同心县,河长115公里,流域面积1125平方公里。

入河沟道清水河海原县境内汇入河道主要有中河、苋麻河、双井沟、西河4条县级河流和唐家沟、五营大沟、杜家沟、沙葱沟等16条乡级山洪沟道。中河全长34.95公里,流域面积1190平方公里,最大安全泄量764立方米/秒;苋麻河全长80.4公里,流域面积775平方公里,最大安全泄量440立方米/秒;双井沟全长61.8公里,流域面积950平方公里,最大安全泄量420立方米/秒;西河全长123.9公里,流域面积3138平方公里,最大安全泄量320立方米/秒。20条县乡级河流、沟道全部为季节性行洪河道,无长流水。清水河中宁县境内汇入清水河且汇流面积大于500平方公里的山洪沟道主要有金鸡儿沟和长沙河;汇入农田排(退)水沟有8条,其中,位于大战场镇7条,舟塔乡1条,为七星渠退水沟。清水河过沙坡头区境内主要有第九排水沟汇入。

治理开发

国家十分重视清水河流域的治理,早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先后投资建成了沈家河、寺口子等一批大中型水库和小型水库,以及园河库坝联用及流域综合治理、马营河流域坝系建设等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对减少入黄泥沙,改善生态环境和当地农业生产条件,解决干旱山区群众温饱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由于投入不足,已建的河道防洪工程少且标准不够,大部分水库水保工程又年久失修,拦沙防洪能力降低,水土流失加剧,大量泥沙输入黄河,威胁黄河防洪防汛安全,有限的水资源不能充分拦蓄利用,严重威胁和影响着两岸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安全。全面综合地治理清水河显得极为紧迫。

1985年自治区批准了《清水河流域规划》,2003年由黄河水利委员会组织编制了《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清水河流域规划》,2005年自治区水利厅组织编制完成了《宁夏山洪灾害防治规划》,2008年经国务院批复了《黄河流域防洪规划》,2008年由自治区发改委编制完成了《宁夏清水河流域经济发展规划纲要》(2008-2012),2009年自治区水利厅组织编制完成了《宁夏黄河一级支流清水河流域综合规划报告》并纳入了《黄河流域综合规划报告》。这些规划把清水河的综合治理提上了重要日程。

河道治理

从2012年5月开始,宁夏清水河治理工程紧锣密鼓地展开。宁夏水利人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前所未有的干劲,集中力量打响了河道治理攻坚战。

上游清水河原州区河道治理工程以干流两岸城镇防洪为重点,在改造完善已有工程的基础上,全面整治河道,治理险工险段,有效减少大量塌岸带来的损失,提高河道防洪能力,保障标准内洪水防洪安全,改善河道生态环境。在清水河上游,主要保护对象是固原市城市,治理措施以河道整治为主,工程措施以平顺护岸为主。在清水河中游,主要保护对象是村庄、农田,以河道整治为主,工程措施以垛式河岸为主并平顺护岸,同时以护岸工程为重点,辅以裁弯疏浚治理。在清水河下游入河段,以护岸工程、入河口堤防工程为重点,工程以平顺护岸为主。清水河防洪治理工程,核定总投资16.6亿元,累计完成投资7亿元,砌护110公里的标准化堤岸,保护沿河259.61公里的城镇、乡村、工业园区和基本农田标准内洪水的防洪安全,干流防洪标准达到10年-20年一遇。

下游清水河防洪治理工程海原过境段防洪治理工程分两期实施,工程于2014年开工建设,2017年3月主体工程完工,两期工程共完成河岸防护工程59处,长29.81公里;疏浚河道18处,长3.98公里;新建过水路面9座;防汛管护道路32.86公里。清水河中宁段现有堤防总长19.33公里,其中,分布在下游长山头水库库区左岸堤防长度17.25公里,清水河入黄口两岸2.079公里。清水河入黄河口堤防均位于中宁县境内,第九排水沟、常桥七队~滨河大道以上现有堤防2.08公里,其中左岸堤防1.39公里,右岸堤防0.69公里。其中右岸堤防0.69公里,列入宁夏清水河防洪治理工程2014年建设项目,已实施。中宁段规划实施河道整治工程46处,河道治理总长度为16.54公里,堤防工程18.39公里。清水河中宁段综合治理包括干流河道防洪治理、生态建设工程2处(长山头水库库区、泉眼山入河口主题公园)。截止2017年,中宁段已完成护岸工程8处,总长度2.216公里,堤防工程0.69公里。生态建设工程均未实施。

拦蓄工程

苋麻河水库,位于黑城镇西北约5公里的兰家万嘴苋麻河下游,中型水库。控制流域面积688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1170万立方米。水库于1959年8月建成,1966年、1973年加高3.7米,总库容5570万立方米,死库容400万立方米,11998年已经淤积库容4500万立方米,有效库容1070万立方米,防洪能力不足50年一遇。配套干渠为“五一”渠,全长20公里,原规划灌溉固原、海原两县区川地万亩,1990年以后每年只灌溉固原黑城镇耕地0.2万亩。

沈家河水库,于1959年10月建成,是清水河上游的一座中型水库,坝址位于固原城市以北10公里的头营镇沈河村。水库上游流域面积313平方公里,流域属半干旱区,多年平均降水量470毫米,水库以上平均径流深67毫米,全流域多年平均年径流量2100万立方米,75%年径流量1176万立方米,由于水库运行多年,淤积严重,被列为除险加固改造工程之列,2005年沈家河水库除险加固改造工程全面建成并投入运行,坝高30米,坝顶长1550米,坝顶宽6米,总库容4640万立方米(其中现状年淤积库容2255万立方米),设计淤积库容823万立方米,兴利库容740万立方米,防洪库容931万立方米,最大蓄水库容1562万立方米。

长山头水库,位于中宁县城西南20公里处的长山头峡谷入口处,是清水河流域七座中型水库中的最后一座,1959年开工,1960年8月1日竣工,故又称其为“八一水库”。长山头水库主坝溢流段高23米,长62.5米,宽2.05米。主坝顶面高程1261米,非溢流段顶面高程1265.5米,河底海拔1238米,并建高12米,长585米,宽34.5米的副坝和高1.6米,长25米,宽1米的输水洞。底面海拔1256米,建9.45米高、10米宽的取水塔和2.5米高、2米宽的泄洪洞。总库容5700万立方米,加大库容1000万立方米,最大洪水位1264.2米,输、泄洪量20.4立方米/秒,总投资183.74万元。主坝建成后,由于水质含盐量高,不适宜灌溉,水库改为拦泥库。长山头水库建成以后,泥沙淤积严重,1965年,溢流坝加高1.5米。1972年又加高2.7米,同时培厚背水面1.6米。1980年,为配合固海扬黄过坝渡槽工程,加高了0.9米。至1985年,溢流坝已加高到31.6米,滞洪总库容达到305亿立方米。

马高庄水库,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马高庄乡,清水河一级支流折死沟上游马高庄沟与支沟黑风沟交汇处上游约1700米处,距离同心县县城80公里。马高庄水库工程的建设任务为防洪减淤、淤地和灌溉。水库主要建筑物有均质土坝、溢洪道及取水建筑物,枢纽坝轴线总长246米,水库总库容2388万立方米。工程规模为中型水库,工程等别为III等,主要建筑物均质土坝、溢洪道及取水建筑物为3级建筑物。

灌溉工程

沈家河水库灌区,分布在固原城北部头营镇境内,清水河两岸的河谷平原地带,地理位置为东径106°15′~106°17′,北纬36°04′~36°08′。该灌区地势较平坦,土地资源丰富,土层深厚且肥力强,适宜发展灌溉农业,是原州区主要的粮油生产及蔬菜供应基地。沈家河水库灌区始建于1960年,灌区原设计灌溉面积4万亩,由于灌区配套不完善,历年最大灌溉面积约3.3万亩。灌区涉及头营镇7个行政村44自然村的农田灌溉,受益人口1.73万人。

灌区有总干渠、东西两条干渠,长分别为0.226公里,14.274公里和9.68公里,1条西高支渠长4公里,81条斗渠及3条农渠,总长77.90公里,干渠全部衬砌,衬砌支斗渠共31条,长27.06公里,斗渠间距大,200-800米,整个灌区渠道衬砌长50.56公里,渠道总长106.08公里,防渗衬砌率为47.66%,渠系建筑物完好率约30%,渠系水利用率约53%,灌溉水利用率约45%。灌区现有灌溉机井83眼,除二营设施农业配套3眼机井外,其余机井几乎全部为土渠输水,自流灌溉,灌溉水利用率低,不到60%。灌区基本井渠结合灌溉,实灌面积约1.5万亩,还有约1.8万亩可灌溉面积无法灌溉,灌区效益低下,极大制约着当地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灌区运行近50年,期间经过3次维修配套,灌区基本井渠结合灌溉,灌区原设计灌溉面积4万亩,历年最大灌溉面积3.3万亩,实灌面积约1.5万亩,还有约1.8万亩可灌溉面积无法灌溉,灌区效益低下。

生态治理

国家林业局2011年12月批准试点建设固原清水河国家湿地公园,规划总面积726公顷,建设干旱化区域内典型河流复合型湿地生态系统的天然“本底”和生物资源的“储源地”,成为濒危、稀有水禽类的“中转站”和固原市城北重要的灌溉及防洪区。

通过6年的湿地保护与恢复,固原清水河湿地公园完成生态治理面积200公顷,植被恢复40顷,种植景观绿化带36公顷,库区外缘实施生态修复造林550公顷,湿地周边道路绿化16.5公里,清水河水质由2011年Ⅴ类重污染水质净化为Ⅳ类水质。

流域概况

清水河流域地势南高北低,除山地外海拔一般为500~2000米,流域内山地、黄土丘陵、川塘盆地、河谷平原交错分布。清水河流域西南为月亮山、西华山、南华山、六盘山等石质山,海拔在2000米以上,构成清水河和葫芦河、泾河的分水岭带。东有云雾山、炭山、凤台山等剥蚀残山,呈南北向断续分布于黄土丘。

清水河流域涉及固原市原州区、西吉县和中卫市海原县、中宁县、沙坡头区和吴忠市同心县、红寺堡区51个乡镇,701个行政村,21世纪初,有人口129万。历史上,清水河两岸台地是土著人生息繁衍和耕牧的地方;也是北方少数民族相互融汇的地方;清水河谷地是古丝绸之路固原境内的一部分,也是萧关古道的的一部分;更是古代北方少数民族进入中原的主要通道。

清水河上游原州区,是固原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宁南区域中心城市核心区。西周时称大原、地入版籍。战国时为秦惠文王首置乌氏县。西汉武帝元鼎三年置安定郡,郡治高平县(今原州区)。北魏太延二年,置高平镇。正光五年,改高平镇置原州。宋建镇戎军,元立开成路。明弘治十五年,置固原州。清延明制。1913年改置固原县。2002年7月,撤销固原县,设置原州区。是回族人民聚居区,2018年末全区常住常住总人口43.11万人,回族人口22.88万人,占总人口的48.9%。 有老龙潭、六盘山、火石寨、震湖、有“宁夏敦煌”之称的须弥山石窟、蜿蜒百里的秦长城遗址、李贤墓、文澜阁、五龙壁等旅游景点。

清水河下游的同心县,属吴忠市,西汉时即设置县府,命名“三水县”,唐、宋、元、明、清历代都有建制,建县达2200多年。同心历来是一个多民族共同居住的大家庭,创造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煤炭、石灰石、白云岩储量均过亿吨,开采价值大。同心牛、羊肉味道鲜美,“同心圆枣”是中国驰名商标,有机枸杞品质优良。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风光旖旎,同心清真大寺历史悠久,明王陵墓规模宏大,康济寺塔雄伟壮观,古长城绵延数十里,古生物化石种类多样,革命遗址遍布全县。1936年11月12日,红军一、二、四方面军会聚同心。同心县回族人口32.3万人,占85.7%,是全国建制县中回族人口比例最高的县。是国务院1983年确定的扶贫开发重点县,也是2011年以来六盘山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61个核心贫困县之一。2018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9.34亿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61亿元。

海原县,隶属中卫市,是苦脊甲天下“西海固”的重点区域,是六盘山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国定贫困县,也是宁夏“五县一片”深度贫困地区之一。全县总人口47万,其中农村人口占78%、回族人口占70%。2018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52.68 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 2.42 亿元。

中宁县,汉为眴卷县。东汉始为羌、匈奴、羯、氐等族统治。西魏后,曾设鸣沙、丰安、奉安、安乐州、东皋兰羁縻州、威州等州县。鸣沙之称或为县,或为州一直存在到清初。中间有西夏、元统治。明封朱旃为庆王,鸣沙归王府卫队中护卫屯守。建文元年(1399)设宁夏中卫。清置渠宁巡检司,民国析中卫县东部划出胜金关、山河桥以东地区置中宁县,驻安宁堡,取中卫、安宁两地之首字命名。是世界枸杞的发源地和正宗原产地,著名的中国枸杞之乡和中国枸杞文化之乡。常住人口34.85万人(其中回族占26.34%)。2018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62.6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271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180元。

地图信息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