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地理学

更新时间:2022-08-25 15:49

生态学与地理学之间的新兴边缘科学。研究各类生态系统的空间分布、结构、功能及演替等规律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协调平衡机制。运用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围绕人类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研究生命系统与地理系统之间的整体性与相关性,系统行为的目的性,以及相互作用、相互联系机理及其调控方法与途径,既研究改善地理系统结构,达到生态学上的最佳结构状态和提高生产效率;又需考虑协调系统内部联系,改善和俘扩人类十有的环境。

地理环境

既研究改善地理系统结构,达到生态学上的最佳结构状态和提高生产效率;又需考虑协调系统内部联系,改善和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人类对地理环境的盲目开发利用,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干扰和破坏了生态系统的自然平衡和循环,对这一问题的重视和研究使现代地理学具有“生态化”的趋势。

地理学的生态观点首先由美国地理学者巴罗斯(H.H. Barrows)于1924年阐述人文地理学研究对象时提出,他提出“人类生态学”方向,主张地理学的目的不在于考虑环境本身的特征与客观存在的自然现象,而是要研究人类与自然和生物环境间的相互影响,从这些作用过程、机制的探讨到环境政策的制定和环境的整治。70年代生物地理学中的生物地理布局方向,如科克斯(C. B. Cox)认为生态地理学是生物地理的3条主线之一,生态地理学研究“生物在今日所在之处如何一起生活”,主要反映了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的观点。

生态地理学着重研究地理环境中诸要素的整体效应对生态系统的作用和意义。生态系统内在结构中生产、消费、分解等功能的发挥以及同环境之间的物质、能量交换,维持着动态平衡状态和自然循环过程。任一生态系统中这种状态和过程的破坏所引起的后果都不是孤立的,会引起地理系统的链锁反应。一般而言,生态系统的恶性循环,必然导致地理环境的恶化。故对地理环境中处于不同自然带的各类生态系统的发生与起源、适应与演化规律的研究,如何维护生态平衡,积极建立新的生态平衡,是当前地理学研究的重点;而人类生态系统的管理和调控(包括人工生态系统)亦是其中的重要环节。在生态规律与地理规律的结合点上, 开拓地理学研究,有利于深入阐发生态的演化与人类作用机制,可为人类合理开发利用地理环境,提供信息依据的实践途径。

研究目的

人类社会的进步、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增大了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将导致全球地面气温上升。观测计算结果表明,地球上的不同纬度地带,温度升高幅度和降水变化情况是不一样的。关于全球变暖的影响,黄秉维先生根据自然区划对未来的地带性变化做了探讨和推测〔10〕。总的来看,全球环境变化问题研究的水平取决于对其区域差异认识的深度。在现阶段进行生态地理区划、重新建立等级系统,其主要目的是: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根据最近几十年新增加的大量科研资料,对中国自然环境各要素的生态地理关系进行综合分析研究,以期全面深入地揭示中国自然界的地域分异规律;对比各种自然地域系统方案,拟定适合中国特点的区域划分原则和方法;提出一个较为完善的中国自然地域系统方案。指导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土地退化防治、生物多样性保护;为高层次决策服务,从而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规划;为研究全球变化与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的关系,遥感与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定位试验站的选定与观测资料的分析等提供宏观的生态地理区域框架。

研究内容

一、对非生物生态系统,如山岳生态系统。平原生态系统,河川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等进行研究。生物为了生存,有适应其所在环境的特殊生活形态,如生活在气候干燥环境的仙人掌能耐久旱,不会枯死;骆驼可以在较长时间内不饮水等。人们发现,非生物的地表形态,也会适应于外界环境,如干燥地区形成沙丘。这些非生物的自然体,既是生物界赖以生存的条件,也足人类活动的舞台。它们与任何事物一样,有着发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二、对生物生态系统,如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副热带森林土态系统、温瓶森林生态系统和草原生态系统等进行研究。这匙生物生态系统都有其特殊的发生和发展规律,人类在利用和改进然的过程中不能违背这些规律,唯有这样,才能合理利用和开发一然资源,保持生态平衡,造福人类社会。

三、对人类生态系统,包括对人造生态系统进行研究。人类生态系统指人类,与其生存环境相互作用的网络结构,也指人类在适应匍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人工生态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一方面,外界环境,包括它的构成成分、物质流和运动流等,以其固有的规律运动着,并制约着人类的活动。另一方面,人类的实践活动又不断地影响外界环境,改变其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的方向与过程。人类在这一系统中占据中心单位。对人类生态系统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其产生和发展、调节乳控制以及利用和改造等一系列问题。

研究意义

可持续发展已经变成未来的最优选择〔11〕。而可持续发展的执行,必然落到一个特定的空间,这就是通常所谓的区域,它们均表现为一个由自然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紧密耦合的综合体。我们现在进行生态地理区划目标有两个,一是为全球变化,二是为可持续发展。这两个目标不完全一样,针对可持续发展,内容要比全球变化多得多(注:1997年10月18日黄秉维院士关于“新时期区划工作”的讲话。)。进行生态地理区域的划分与合并,建立完善的等级系统,可以更好地认识中国陆地自然界的特征,认识其在人类社会发展变化的影响下所作出的响应,为因地制宜发展经济,更好地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奠定基础。

在充分认识中国陆地生态地理区域等级系统的基础上,运用地域空间结构方法,可以较好地把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纳入到统一的系统中。将地域结构优化与持续发展结合起来,通过近、中、远期地域结构的优化调整,逐步实现初、中、高级的区域持续发展〔12〕。同时,生态地理区域系统的建立,有益于探讨全球环境变化对我国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可能影响;提高我国在全球环境变化研究中的作用;有助于寻找应对策略和途径,达到预警、调节和减少不良影响的效果。

方法论

区划的界线

自然地域界线是两个相邻的、彼此不同的地域自然综合体质上转变的线或带,一般处在自然综合体特征变化最显著的带段〔2〕。 地表自然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自然地域界线是各种自然因素共同作用长期发展形成的,其空间位置随时间发展而变化,具有发生学的意义。自然地域界线的这种变动性既包括年际的波动变化和多年的动态演变,也指人类活动引起的区域界线的历史变迁以及全球变化所产生的区域响应和自然地带的推移。已有的区划成果,在一些重要的自然地域界线划分上存在着分歧,如今需要对这些界线重新审视研究,对关键生态地理区域界线进行比较研究,如暖温带/北亚热带,南亚热带/边缘热带,半湿润/半干旱之间的界线。例如,在国际上“半干旱”一词用的很广,但对于半湿润/半干旱之间的界线如何划分都还没有明确的或可以接受的定义。在我国,半湿润地区和半干旱地区主要分布在华北、东北和青藏高原的中东部,约占国土面积的1/3以上。两者无论是地表自然界的客观实际、气候特征、植被和土壤类型,还是农业生产状况都存在着显著的不同。客观上要求将它们区别开,但对于它们之间的划分却存在较多的分歧和争议。同时,在不同的温度带内半湿润和半干旱地区之间的自然条件特征是不同的,对其界线的划分也要作具体的分析。有必要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提高一步,所选取的指标、运用的方法应有所突破和创新,并能够反映客观实际。具体内容有待今后的工作中研究确定。

指标

在生态地理区域的划分与合并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个问题是如何处理级别、界线与依据和指标之间的关系。根据以往我国进行的综合自然区划工作来看,在指标的选取上存在着差异,各自与所建立的等级系统的性质和特点相对应。在这个问题的处理上,不可能求得完全统一。作者主张采用综合的指标或指标综合体,这是因为地域自然综合体是由一系列要素所组成的,而各个要素在综合体中的作用是随时间、地点、条件而转移的,各个组成要素的性质不同,其发生变化的速度、规模都有差别。在指标的选取上要下些功夫,选择好合适的指标体系。黄秉维先生最近在关于区划问题的讲话中指出,在指标的选取上尽量不用平均的数字,以免和实际出入太大。这样做当然有些困难,但还是值得费些时间摸索一下。

理论指导

生态地理区域系统的建立需要在一定的理论、方法论的指导下进行。因此,在工作过程中主要采取如下的方法:(1)以已有的文献资料、 图件、区划成果为基础,补充收集气象、生态、农业实验台站的观测数据和信息。(2)对取得的生态环境信息和数据进行分析研究, 采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手段,完善有关数据库并建立模型工具,寻找导致生态地理区域分异的主导因子,确定区域划分的指标体系。(3 )充分考虑全球环境变化和陆地系统区域响应的需求,确定中国生态地理区域系统划分的原则、方法和等级系统。(4 )运用比较地理学的方法,对选择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应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的技术手段进行生态地理区域的划分与模拟;对关键区域和界线进行实地考察与调研。(5)采用自上而下(top down)和自下而上(bottom up)两种方法,以bottom up为主,在综合指导下分析, 又在分析基础之上综合。(6)提出中国生态地理区域系统方案,选择典型地区进行验证; 运用所建立的中国生态地理区域系统,研究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对于全球变化的可能响应,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