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民

更新时间:2023-08-09 17:13

一指佃民,租田种的人。又是道教术语。指谨慎忠厚、积有善行可以修炼成真的人。《魏书·释老志》:“其中能修身练药,学长生之术,即为真君种民。”《云笈七签》卷七九:“常舍秽率善,愿为种民。

发音

zhòng mín

ㄓㄨㄙˋ ㄇㄧㄣˊ

词语解释

词语简介

[tenant farmer]佃民,租田种的人

疆土之新辟者,移种民以居之。——清·洪亮吉《治平篇》

道教术语

指谨慎忠厚、积有善行可以修炼成真的人。《太平经》载,天地衰败时,只有积善的种民才能避免。但种民智识上有差距,需接受道教的教化,方可积炼成圣。又以为道教的宝经符图、秘藏玉函,不轻易传授,只有种民才具有接受的条件,才可能修炼成真。《魏书·释老志》:“其中能修身练药,学长生之术,即为真君民。”《云笈七签》卷七九:“常舍秽率善,愿为种民。”

详述

早期道教经典《太平经》中有一个特殊的名称“种民”,这是以前未曾出现过的概念。何谓“种民”!如果从字面意思看,“种民”应当是民的一种分类,属于民的一种称呼。《太平经》关于“民”的说法有很多,如人民、万民、兆民、生民、国民、凡民等,这些关于民的称呼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他们都属于被统治者,处在社会的低层,是普通的民众阶层。而“种民”却与一般的民众不同,它不是特指人的社会身份和阶层,而是指具有道教特色的人们追求的一种人生境界,是道教信众修炼的一个目标。

种民是“长生”和“积善”的结合,而“积善”又与人的寿命相关,能促使人长生长寿。《太平经》认为,“三万六千天地之间,寿最为善”。寿是善的体现和结果,积善行善则长生长寿,为恶行恶则短命短寿,所谓“为恶则促,为善则延”。作者还把人的寿命分为三等:上寿一百二十岁,中寿八十岁,下寿六十岁。指出:“如行善不止,过此寿谓之度世;行恶不止,不及三寿,皆夭也。”人如长期行善则能超越上寿,长期行恶则不及下寿,可谓善恶结果两重天,两者的寿命相差甚远。行善延寿的思想,为种民说提供了理论基础,也启发人们在自觉行善的过程中而成为种民。

此外,种民还要具有神仙信仰,时刻听从神仙的教诲。尤其是在灾异横行、社会动乱之时,“大道神人更遣真仙上士出经行化,委曲导之,劝上励下,从者为种民,不从者沉没,沉没成混齑”。只有信从神仙教化的人才能成为种民。由此看来,种民应当是道教的信众,要服从道教的教规。

总之,种民是具有圣贤的品质,长寿的身体,积善行善的心性,遵奉神仙信仰的人。《太平经》希望人人都能成为种民,提倡人们要“长为种民”、“永为种民”。种民理论的核心是教导人们积善行善,做有益于社会的人。这一理论反映了广大群众要求社会安定的愿意,对促进社会的和谐具有一定意义。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