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华

更新时间:2024-09-12 15:23

英华(1866—1926),字敛之。满族正红旗人。简署敛,号安蹇,安蹇主人、安蹇斋主,晚号万松老人、万松野人。香港大公报》创始人。原文化部副部长英若诚的祖父、著名导演、演员、制作人英达的太爷爷。

人物生平

英华幼年习武,弱冠才发奋读书,涉猎甚广。信奉天主教,赞同康梁变法维新主张。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英敛之在天津法租界狄总领事路(今张自忠路)创办了中国历史最久的报纸之一——《大公报》。1906年,报馆迁至日租界旭街(今和平路)四面钟对过。英华以敢言直言著称。在《大公报》创办初期多次批判慈禧太后袁世凯等。

英华只活了58岁,却干了3件大事,一是创办《大公报》,二是创办北京辅仁大学,三是创办香山孤儿院。在生命的晚季,英华隐居西山,只参加过一次洪水赈灾。1926年1月10日,英敛之因病逝世。

英华1866年(清同治五年)生於北京,少年习武,17岁起即日记不辍。弱冠前,己爱吟咏。对佛、道、耶、回等教均悉心研究。22岁加入天主教。1898年至1900年,先后为广州湾法军、天津法国教堂及蒙自县署办理文案。1901年回天津,筹办大公报。1912年辞大公报主笔职务,隐居香山,创立静宜女学、辅仁社,招收青年教徒讲学。后与马相伯上书教廷,请办大学。1925年秋,公教大学(后名为辅仁大学)在北平成立,先设国学部,名辅仁社,被聘为主任。1926年1月10日病逝於北平。终年60岁。

人物作品

著有《安蹇诗存》、《万松老人言善录》、《安蹇斋待焚草》、《也是集》、《敝帚千金》《万松心画》、《万松野人言善录》等。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