讽刺文学

更新时间:2023-05-25 07:50

讽刺文学,指用夸张手法和嘲讽态度创作的文学作品的一种文学类型,这类作品中的人物及事件,往往是作者否定、批评的对象,对丑恶的人与事,否定主要通过揭露对象的可恶可鄙可笑来体现,而对值得同情人物身上的缺点,其讽刺往往包含善意批评

历史溯源

讽刺文学源远流长,早在先秦时代的《诗经》和寓言中就已有记载。用小说题材进行讽刺的文学作品,晋代也已有之,明代尤盛,但往往夸诞过甚而不近人情,词意浅露几同漫骂,没有取得大的艺术成就。

到了清代吴敬梓创作的《儒林外史》出现之后,才算有足称讽刺之书。因为吴敬梓的讽刺”秉执公心,指摘时弊”,因此堪称讽刺文学的绝唱。到清末,随着时代的变迁,讽刺小说逐渐衍变成为谴责小说。以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吴沃尧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的《老残游记》、曾朴的《孽海花》等为代表的谴责小说登上了讽刺文学的历史舞台。

中西对比

西方的讽刺文学作品,最早见于希腊罗马古典文学之中,中世纪以后,在荷兰、法国、西班牙和英国等国相继发展。讽刺文学作品题材极其广泛,形式主要是诗、戏剧、小说和小品文。

讽刺作家大体分为贺拉斯派和尤维纳利斯独白模仿和叙事。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