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原理

更新时间:2024-03-18 21:39

透视是透视绘画法的理论 术语。“透视”一词原于拉丁文“perspclre”(看透)。最初研究透视是采取通过一块透明的平面去看景物的方法,将所见景物准确描画在这块平面上,即成该景物的透视图。后遂将在平面画幅上根据一定原理,用线条来显示物体的空间位置、轮廓和投影的科学称为透视学

基本术语

1、透视——通过一层透明的平面去研究后面物体的视觉科学。“透视”一词来源于拉丁文

2、透视图——将看到的或设想的物体、人物等,依照透视规律在某种媒介物上表现出来,所得到的图叫透视图。

3、视点——人眼睛所在的地方。标识为S。(EYE POINT)

4、视平线——与人眼等高的一条水平线HL。(HORIZONTAL LINE)

5、视线——视点与物体任何部位的假想连线。(LINE OE SIGHT)

6、视角——视点与任意两条视线之间的夹角。(VISUAL ANGLE)

7、视域——眼睛所能看到的空间范围。

8、视锥——视点与无数条视线构成的圆锥体。(VISUAL CONE)

9、中视线——视锥中心轴。又称中视点。(LINE OE VISUAL CENTER)

10、站点——观者所站的位置。又称停点。标识为G。(STANDING POINT)

11、视距——视点到心点的 垂直距离

12、距点——将视距的长度反映在视平线上心点的左右两边所得的两个点。标识为d。(DISTANCE POINT)

13、余点——在视平线上,除心点距点外,其他的点统称余点。标识为V。(COMPLEMENT POINT)

14、天点——视平线上方消失的点。标识为T。(TOP—VANISHIUG)

15、地点——视平线下方消失的点。标识为U。(BOTTOM—VANISHIUG)

16、灭点——透视点的消失点。(VANISH POINT)

17、测点——用来测量成角物体透视深度的点。标识为M。(MEASURING POINT)

18、画面——画家或设计师用来变现物体的媒介面,一般垂直于地面平行于观者。标识为PP(PICTURE PLANE)

19、基面——景物的放置平面。一般指地面。标识为GP(GROUND PLANE)

20、画面线——画面与地面脱离后留在地面上的线。标识为PL。(PICTURE LINE)

21、原线——与画面平行的线。在透视图保持原方向,无消失。

22、变线——与画面不平行的线。在透视图中有消失。

23、视高——从视平线到基面的垂直距离。标识为h(VISUAL HIGH)

24、平面图——物体在平面上形成的痕迹。标识为N(PLAN)

25、迹点——平面图引向基面的交点。标识为TP(TRACK POINT )

26、影灭点——正面自然光照射,阴影向后的消失点。标识为VS(VANISHING OF SHADOW)

27、光灭点——影灭点向下垂直于触影面的点。标识为VL(VANISHING OF LIGHT)

28、顶点——物体的顶端。标识为BP(BASE POINT)

29、影迹点——确定阴影长度的点。标识为SP(SHADOW POINT)

透视的画法

在素描中最基本的形体是立方体。素描时,大多是以对三个面所进行的观察方法来决定立方体的表现。另外,利用面与面的分界线所造成的角度,也能暗示出物体的深度,这就涉及到透视规律

透视分一点透视(又称平行透视),两点透视(又称成角透视)及三点透视三类。

一点透视就是说立方体放在一个水平面上,前方的面(正面)的四边分别与画纸四边平行时,上部朝纵深的平行直线与眼睛的高度一致,消失成为一点,而正面则为正方形.

两点透视就是把立方体画到画面上,立方体的四个面相对于画面倾斜成一定角度时,往纵深平行的直线产生了两个消失点。在这种情况下,与上下两个水平面相垂直的平行线也产生了长度的缩小,但是不带有消失点.

三点透视就是立方体相对于画面,其面及棱线都不平行时,面的边线可以延伸为三个消失点,用俯视或仰视等去看立方体就会形成三点透视。

透视图中凡是变动了的线称变线,不变的线称原线,要记住近大远小,近实远虚的规律。

前面所讲的立方体透视图法适用全部物体,本节就说明一下圆及圆柱体透视,分解如下:

如图1(一)为正圆,A=B,a=b。

图1(二)为圆的透视图,视觉上A=B,

圆柱体透视:

和前面的圆相比较,里面的圆当然是被缩小了,但仍然是完全的相似形。 两个椭圆是平行的面,但里面的那个被缩小了,此时,椭圆的长轴(未绘)与长方体的边不平行。 两个椭圆的面失掉了平行性,也不是相似形。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