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帔

更新时间:2024-08-16 10:32

霞帔,也称“霞披”“披帛”,是宋明以来重要的冠服之一。

起源发展

霞帔始于南北朝时期的帔,隋唐时期窄而长的帔演变成了披帛,逐步成为披在两臂之间、舞之前后的一种飘带。后来因为帔子看起来美如彩霞,固有霞帔之美称。

宋时,霞帔作为一种命妇礼服登上了历史舞台,它是唐代披帛的延续,并随品级高低的不同而有不同装饰。到了明代,霞帔形似两条彩带,绕过头颅,披挂于胸前,下垂一颗金玉坠子。明代时期,后妃和百官的妻子都披挂霞帔。

清代,霞帔是汉人命妇穿用的,满人不穿,作用相当于男人的官服,满族命妇的朝褂。

民国时,部分地区仍盛行女子结婚时“借服”穿霞帔,而在大部分地区,霞帔开始被旗袍装和西式婚纱所取代。

制作工艺

样式

明代霞帔是约宽14厘米,长150厘米,带有织绣工艺的长条带子,佩戴时从颈部绕过,垂挂于胸前,在最末端缀有坠子,坠子的材质随霞帔佩戴者的身份等级不同而材质不同。

清代霞帔是圆领、对襟、无袖,身长约110厘米,下摆宽约65厘米,绣云龙纹镶片金边的长坎肩。一般前面两条行龙,后面一条正龙,胸前背后饰补子,下摆有流苏。早期的霞帔款型比较瘦长,从肩到下摆成一条直线,晚期身长较短,下摆相对宽,袖窿部分轮廓明显。

工艺

霞帔的工艺类别主要有刺绣、缂丝和妆花工艺。其中妆花工艺的霞帔,传世很少,几乎都是清代早期。到清代中晚期,妆花工艺的霞帔基本绝迹,全部被刺绣和缂丝工艺所取代。缂丝霞帔的年代一般较晚,传世数量较多,工艺差距较大,年代越晚,工艺越粗,多数采用缂丝和绘画结合的方法,构图明显呆板。常见的霞帔大多是刺绣工艺。

纹饰

明代霞帔主要有四种纹饰:

翟纹:一品和二品命妇以及郡王妃和公侯霞帔规定用翟(一种鸟)纹。

孔雀纹:三品和四品命妇的霞帔用孔雀纹。

鸳鸯纹:五品命妇的霞帔用鸳鸯纹。

练鹊纹:六品、七品命妇的霞帔用练鹊纹。

清代霞帔的纹饰:

清代霞帔进行了改制,中间缀以补子,补子所绣纹样,一般都根据其丈夫或儿子的品级而定,不过全都是鸟纹,没有兽纹,即便丈夫为武官命妇也穿用鸟纹补子。

文化特征

纹饰内涵

明代

翟纹:翟藉以寓意后妃之德,要求仁义礼德兼备,故对高级命妇也有这一品德要求。

孔雀纹:孔雀亦作“孔鹊”、“孔爵”。民间视为瑞禽。它体大尾长,集百鸟美羽为一身,尾羽张开形如扇面,金翠斐然,甚为壮观,故常用于服装纹饰及首饰造型。孔雀爱美,《尔雅翼》中说“然尤自珍爱,遇芳时好景,闻弦歌,必舒张翅尾,眄睐而舞。”

鸳鸯纹:《埤雅·释鸟》中称:“鸳鸯,匹鸟有思者也”。其注说“鸳鸯,凫类也,雄雌未尝相离。人得其一,一思而死,故谓之匹鸟。鸳性如此,故先王慎取之。”因此鸳鸯当时贞洁的代名词,妇女所用,含有“夫唱妇随”之义。

穿着限制

在宋代,霞帔是贵妇常礼服的一部分,并非人人可配。明代,霞帔是命妇礼服,其穿戴有严格的规定。后妃和百官的妻子都披挂霞帔,但是只有后妃可以用朱色、金秀龙凤文,其他妇女只能用深青色不修文的帔子。清代,霞帔一般为诰命夫人专用的服饰。明清两朝,民间女子只有正室在结婚时才可以穿凤冠霞帔,俗称“借服”。庶民妇女用的只是“借用”的概念,并不是真正的霞帔。皇室、命妇的霞帔与民间的霞帔不是同一个物品。换言之,皇后、嫔妃、命妇的礼服霞帔,是真正意义上的霞帔;民间的霞帔是民间婚礼中新娘穿的吉服,只是借皇后、命妇礼服的吉言,与实际的霞帔相差甚远,名不符实。

历史价值

作为中国传统命妇礼服体系中占据了重要地位的霞帔,对古代封建王朝的服饰文化和礼仪制度等方面均产生了深厚的影响,有些观念习俗甚至在现代中式婚礼中还能看到影子。霞帔从最初的萌芽阶段到明代,经历一个由大众服饰变为专制统治专属服饰,由最初的基本装饰功能延伸出身份地位的象征含义的过程。

明代是霞帔发展的巅峰时期,此时的霞帔体系已经发展成熟,官方对霞帔的纹样、颜色、制作工艺等作出了详细的规章制度,并对穿着霞帔的人群做了严格的规定。此时的霞帔因种种装饰已被赋予了复杂的思想内涵,成为了统治阶级对民众精神教化和统治的外在体现,不再仅仅只是一件服装。

民间女子出嫁只有正室才有资格穿着“凤冠霞帔”,这也成为了区别正室侧室身份的象征,是象征喜庆代表祝福和身份的外在表现形式,故而民间女子对凤冠霞帔充满向往。这种现象在民间广泛流行,而久之凤冠霞帔在很多人心中也逐渐变成了传统中式婚礼的标配。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