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京

更新时间:2023-12-12 09:53

北魏前期都城。原为秦汉所置平城故址在今山西大同市东北。北魏建国以前,鲜卑拓跋部在代王猗卢六年(313),修秦汉故平城为南都。拓跋猗卢登平城西山观察地势,将城址向南移百里,于□水之阳的黄瓜堆筑新平城(晋人称为小平城)派长子六修镇守,以统领南边各部落。

简介

北魏建国后,魏道武帝拓跋珪于天兴元年(398年)七月,将都城迁至平城。从此在平城开始营宫殿,建宗庙,立社稷,起鹿苑,规模日益扩大。当时平城也是司州代郡的治所,称为代京。北魏朝廷为了充实京城,先后从各地迁移大量农业和手工业劳动者至京畿地区,或给耕牛,计口授田,从事农业劳动,或从事各种手工业生产,逐步形成北魏前期历时百年的繁盛都城。但其地偏僻,随着皇族、官僚、军人和百姓人口的不断增加,物资需求量日益增长。恒、代无漕运之路,至魏孝文帝元宏统治时,粮食、物资的供应日趋紧张。柔然又不断向南活动,构成对代京的严重威胁。太和十八年(494年)从平城迁都于洛阳,改代京平城为恒州及代郡的治所。北魏孝明帝孝昌二年(526),平城为六镇起义军所攻破,州、郡、县同时废罢。

汉朝时期代国

汉代刘邦统一全国,分封代国。据《史记·高祖本纪》载:汉高祖七年,“立兄刘仲为代王”。八年,“代王刘仲弃国亡,自归洛阳”。明蔚州人尹耕的《两镇三关志》载:“蔚废代城俗呼代王城,城周二十五里,九门遗迹尚存。”

代国是帝国最北方的诸侯国。代国都城是平城(现在的大同),其地方北到大漠,南到雁门关,西到黄河,东与燕国接壤,境内有恒山、五台山之险,地方大约五百里,与匈奴非常接近,所谓“天下用武之地”是也。代国一向是“胡汉杂居”,人民剽悍尚武,盛产优秀的士兵,也不缺乏马匹,而且因为地处塞外(雁门关已经算是“边塞”了),自然环境恶劣,一直有向南扩张的野心,而且也曾经付诸实施——代国在帝国历史上,曾经两次谋反,一次是在章帝时期跟匈奴人合谋攻击雁门关,被朝廷任命的代国相国发觉,代王只好乔装打扮逃往匈奴,后来就死在匈奴。此次谋反败露后,章帝一度打算撤消代国,但丞相说:“代国是防御匈奴的第一道屏障,现在朝廷并无良将,还是分封给皇上的爱子比较好。”于是重新建立代国,封章帝的第四子为代王。

十六国时期代国

代是十六国时期鲜卑拓跋氏在初期建立的政权。

魏晋时期鲜卑拓跋部原游牧于云中一带。曹魏甘露三年(258年)大人拓跋力微,召集诸部,确立了在部落中的大酋长地位。力微卒,诸部离叛。晋元康五年(295年)力微子禄官统部,分国人为中、东、西三部,自领东部。永嘉元年(307年)禄官卒,其弟猗卢总领三部,有骑士40余万。永嘉之乱后,中原纷扰,晋并州刺史刘琨表请封猗卢为代公,后进封代王。修秦汉故平城(今大同)为南都,平城复还故治。

以后数传至拓跋什翼犍。什翼犍曾为质子,深受汉文化影响。咸康四年(338年)即代王位,置百官,制法律,由部落联盟最终转变为国家形式。代建国三年(340年)定都云中盛乐宫,后又在故城南筑盛乐新城,发展农业。建国三十九年(376年)前秦苻坚发兵击代。什翼犍兵败奔逃后被杀。代亡。

世系

成帝拓跋毛

节帝拓跋贷

庄帝拓跋观

明帝拓跋楼

安帝拓跋越

宣帝拓跋寅

景帝拓跋利

元帝拓跋

和帝拓跋肆

定帝拓跋机

僖帝拓跋盖

威帝拓跋侩

拓跋邻

圣武帝拓跋诘汾

神元帝拓跋力微

章帝拓跋悉鹿

平帝拓跋绰

思帝拓跋弗

昭帝拓跋禄官

代穆帝拓跋猗卢

代文平帝拓跋普根

代哀帝拓跋始生

代平文帝拓跋郁律

代惠帝拓跋贺傉

代炀帝拓跋纥那

代烈帝拓跋翳槐

代昭成帝拓跋什翼犍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