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膜炎

更新时间:2024-03-28 20:42

胸膜炎,亦称肋膜炎,是指发生在胸膜腔内的炎症。这种炎症的常见原因包括感染,如由细菌、病毒或真菌引起,还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恶性肿瘤。此外,胸部外伤或手术也可能导致胸膜炎。胸膜炎的类型有多种,如纤维蛋白性胸膜炎、肺炎旁胸腔积液、脓胸、结核性胸膜炎、肿瘤性胸膜炎和结缔组织病胸膜炎等。

病因

胸膜炎是一种多病因导致的炎症,病因主要分为三类:

感染性胸膜炎多是由于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等多种致病菌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可伴发的胸膜炎。胸腔内恶性肿瘤亦可引起胸膜炎,且预后较差。

该疾病一般不具有遗传性,结核性胸膜炎有一定传染性。

发病原因

诱发因素

除胸部外伤以及医源性的胸膜炎,其他类型的胸膜炎多无明显的诱因,常常是在原发疾病控制不佳时,才出现胸膜炎。

症状

患者主要症状是胸痛、胸闷,严重时会出现呼吸困难。

一般是急性发病过程,若延误治疗,则会演变成慢性过程,会出现发热、乏力、咳嗽等症状。

典型症状

伴随症状

干性胸膜炎

患者胸痛明显,医生可闻及胸膜摩擦音,检查发现局部压痛,呼吸音减低,部分患者出现发热、乏力、低热、盗汗等症状。

渗出性胸膜炎

绝大部分患者存在发热、乏力、盗汗、食欲减退、消瘦、干咳无痰。患者胸痛不明显,严重时可出现端坐呼吸、发绀。

患者伴高热、心率加快、呼吸急促、乏力、食欲减退、胸闷、咯脓痰。

患者出现胸闷、胸痛、呼吸困难程度呈进行性加重,发展迅速。

胸壁出现发红、肿胀、疼痛,甚至出现脓肿,周围皮肤变硬。

患者可出现关节疼痛、杵状指,活动后气促,多合并关节疼痛、畸形等类风湿关节炎的症状。

患者出现对称分布的多边形皮肤损害、面部蝶形红斑、发热、关节酸胀疼痛,严重者可伴肾脏和心脏的损害。

就医

胸膜炎应早期诊断,及时就诊。

就诊科室

呼吸内科、感染科、急诊科胸外科风湿免疫科

相关检查

患者体征主要与积液量相关。

积液量少,体征不明显,积液量多可有如下表现:

实验室检查

血液

胸水

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

可发现肋膈角变钝,即胸腔积液的特有表现。

胸部CT

可以检测出量较少的胸腔积液,敏感性比X线更高 。

超声

超声准确性、敏感性高,医学上推荐使用。

磁共振成像(MRI)

胸部MRI较少用,多应用在怀孕患者和儿童。

鉴别诊断

分类鉴别依据是胸腔积液性质。

医生鉴别漏出液、渗出液时,需要根据病因、积液外观、凝固型、比重、Rivalta试验蛋白质含量、细胞数、Light标准、胆固醇含量、胸腔积液/血清胆红素比例等,予以专业的鉴别。

患者也会出现咳嗽、胸痛的症状以及胸腔积液,胸部影像学检查可见肺纹理增粗紊乱,可见斑片状阴影,常常不伴胸腔积液的产生。

患者可有咳嗽、咯痰、胸痛、痰中带血、胸闷、气短、声音嘶哑、发热、体重减轻等症状表现,但此类患者血中肿瘤标志物可升高、影像学发现肺内存在肿物等可鉴别。

治疗

胸膜炎治疗以对因治疗为主,即针对原发病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同时予以对症治疗,及时处理胸痛、发热、咳嗽等症。

急性期治疗

胸腔积液量大时,医生需行胸腔穿刺术,首次抽液不超过700ml,每周2~3次,长期慢性胸腔积液患者,可行胸腔置管引流。

一般治疗

医生采取针对于原发病的治疗。

药物治疗

抗生素

针对细菌感染所致胸膜炎,应给予抗生素治疗。

抗结核药物

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可应用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链霉素,交替使用6~9个月。

止痛药

疼痛剧烈时,患者可服用止痛药,包括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等。

减轻胸腔粘连药物

医生可选用链激酶,胸腔内注射治疗。

手术治疗

当慢性脓胸引发肺不张或者胸廓塌陷时,需行外科手术治疗。

中医治疗

该疾病的中医治疗暂无循证医学证据支持,但一些中医治疗方法或药物可缓解症状,建议到正规医疗机构,在医师指导下治疗。

预后

化脓性胸膜炎和结核性胸膜炎是可以治愈的,患者通过使用抗生素,预后一般较好。

恶性胸腔积液是慢性过程,患者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其预后相对差,且需要长期随访。

并发症

参考来源: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